王向伟最新专栏中文翻译:随着特朗普和马斯克挥刀横扫美国联邦官僚机构,中国不应只是旁观者。 中国自身的官僚主义已成为其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时候“精兵减政”了。 今天发表在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CNA
This i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y latest column published today on CNA, Singapore's leading media portal.
一场美国式“文化大革命”正在美国如火如荼全面展开。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亿万富翁盟友埃隆·马斯克对联邦官僚机构发起的“瘦身”战争,许多熟知现代中国历史的观察家,包括笔者在内,不禁看到了与1966年至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相似之处。
近59年前,毛泽东因多种原因发动了这场动乱,其中之一是他担心中国正成为一个精英主义国家,忽视了老百姓的利益和福祉。他动员了主要由高中生和大学生组成的红卫兵,攻击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僚机构。随着中国陷入瘫痪和混乱,毛泽东豪迈的说“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相比之下,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派出了一支由20多岁年轻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一名19岁的工程师,以“最大化政府效率和生产力”的名义接管联邦机构及其机密数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来说以失败告终。美国式的运动将如何收场仍是未知数。
毛的红卫兵无法与马斯克的年轻工程师相比,后者拥有AI和技术实力来精确定位和解决政府支出中的浪费和低效。据媒体报道,他们已经做得相当不错,裁员或停职了近一万名联邦员工。
令中国官员和媒体高兴的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政府的对外援助组织和美国软实力的主要推动者,其预算为420亿美元,已成为第一个被砍掉的主要部门。中国官员指责USAID资助全球各地的媒体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以“抹黑”中国。
但中国官员不应仅仅满足于作为旁观者看热闹。相反,他们应该受到启发,深入审视中国各级臃肿低效的官僚机构。繁文缛节已成为中国采取有效措施振兴疲软经济的最大障碍之一。
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中国领导层呼吁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更严格的控制,中国的官僚机构变得更加繁琐、管的过严,复杂和阻滞。例如,民营企业家长期以来抱怨在市场准入和法律保护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无法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
解决方案?中央在国家和地方层面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官僚机构,名为民营局,目的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但许多企业家仍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平等对待的环境,而不是多一个婆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领导层公开承认,繁文缛节阻碍了政府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复苏。在过去四年里,一场打击所谓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运动在全国数百万官员中轰轰烈烈展开,但成效似乎不大。这场运动由习近平主席的办公厅主任蔡奇主持,突显了领导层对这一工作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这项运动旨在减轻地方官员的负担,表现为文山会海。 基层官员经常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填写各种机构要求的重复信息表格,或接待走过场的检查团,几乎没有时间履行职务。但政府只是治标不治本——日益臃肿的官僚机构里的官僚们为了保住工作而敷衍了事。
北京是时候采取果断行动了,有以下几个很好的理由。首先,庞大的官僚机构已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之一。其次,中国许多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已无力支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师)的工资。第三,AI的崛起和像DeepSeek AI助手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缩减文山会海,并促进部门和机构之间更顺畅的沟通。
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嘲笑,质疑北京为何在加强党的领导之际要刀刃向内,无异于与虎谋皮。其实,党的历史可以证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早在1940年代,毛泽东就指明方向。1941年,在抗日战争期间,毛发起了一场著名的“精兵减政”运动,因为在共产党控制的地区,臃肿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吞噬了大部分预算。
北京还可以从邻国越南那里得到启示。该国新任党首苏林(To Lam)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进行体制改革和精简党政机构,旨在消除职能重叠,提高部门和机构的绩效。在过去的40年里,越南被认为在改革和开放方面追随中国的脚步。现在看来,它的小兄弟正在指明大刀阔斧,精兵简政的方向。
王向伟是前《南华早报》总编辑。他现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