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伟最新专栏的中文翻译:随着特朗普主义兴起,美国七十年来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图谋化为泡影
This is the translation of my latest column on SCMP 09/05/2025
作为1960年代出生在中国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在学校最早学到的时政课之一就是要警惕美国阴谋和企图通过和平手段颠覆和推翻中国共产党的所谓危险。
通过课堂教学、宣传影片和在街道上显眼张贴的标语,毛主席关于警惕“和平演变”威胁的警告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尤其是他那句名言: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早在1959年,毛泽东就开始对“和平演变”发出警告,以回应当时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所倡导的政策,这标志着意识形态冷战的初始阶段。这一策略旨在通过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煽动对共产党统治的反对来削弱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和中国。
毛泽东另外一句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和平演变”要想怂恿中国人,两代之内没希望,三代以后不好说。
令人寻味的是,三代人之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越来越被视为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挑战者。同时,美国开始终止所谓的干预别国内政的国家建设行为,并誓言不再教导他国如何生活或理政。
在上个月他第二任期内的首次海外访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沙特阿拉伯对商界人士表示,“所谓的国家建设者毁掉的国家远比建设的多,而干涉主义者则干预了他们自己都搞不懂的复杂社会。”
他说:“他们告诉你该怎么做,但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还赞扬中东人民“追求你们独特的愿景,以自己的方式规划自己的命运”。
虽然特朗普这些话是讲给动荡的中东地区的人们听的, 但他的言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共鸣。一些媒体评论员认为,特朗普实际上有效地阐明了美国未来外交政策的“特朗普主义”,即是强调以交易为导向的理念, 并放弃美国过去数十年的外交政策, 他戏谑解释这一政策就是“派遣乘坐漂亮飞机的人来给你讲授如何生活和如何管理你自己的事务”。
随着北京和华盛顿在贸易、高科技、人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各个领域的较量,新兴的特朗普主义可能会为中美双方的双边关系注入新的动态。
回首过去,中国历代领导人始终牢记毛泽东关于“和平演变”危险的警告,即使在中美外交、经济和社会关系密切的时期也是一样。
他们将和平演变的威胁框定为“颜色革命”或旨在削弱共产党专制统治的敌对势力,具体例子之一就是中央领导人将1989年大规模天安门抗议事件归因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操控,作为随后的平息镇压的借口。
不久之后,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表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自2012年底上任以来,习近平主席宣称,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从未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从未如此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然而,据报他最大的担忧就是出现苏联式崩溃的潜在威胁,因为中国官员认为,西方的影响和价值观是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去年11月,习近平在秘鲁亚太经济合作论坛期间会见了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拜登,首次明确阐述了中国界定与美国关系的“四条红线”。这些红线包括:台湾问题、民主与人权、中国的道路与制度以及中国的发展权。
关于这四条红线的含义,已引发诸多讨论。从某种角度来看,除了台湾问题之外,其余三条红线实际上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推动“和平演变”的警惕与防范。
尤其是关于民主与人权、以及道路与制度的两条红线,是北京在这些问题上加强话语权的努力,这些议题目前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所主导,并且总是将中国描绘成负面形象。习近平向拜登阐述了这四条红线,但实际上是讲给他的继任者特朗普听的。
自特朗普在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他在国内外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优先”的政策,通过发起全球关税战,甚至将矛头指向美国顶尖的教育机构,例如哈佛大学,威胁撤销外国学生签证,并驱离学术界人士。
随着美国曾经被誉为“山巅之城”的信仰和价值观逐渐失去光芒,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不再从事国家建设及外部干预的表态,对中国而言无疑是恰逢其时。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与美国在未来仍将在贸易和高科技等领域展开长期竞争,但中国官员似乎已无需再为“和平演变”的阴影而忧心忡忡——这种担忧曾一度让他们的前辈夜不能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