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金山举行了近四个小时的峰会之后,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拜登按下了中美关系的重启键。除了承诺继续会谈之外,峰会并没有取得多少重要成果,但这足以让世界其他国家集体松一口气。
这次峰会的意义不应被低估,尤其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之前,特别是在今年 2 月美国击落所谓中国 "间谍 "气球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一直被阴霾和悲观的预测所笼罩。
拜登称此次会谈是 "我们进行的最具建设性和最有成效的讨论"。中方则更为乐观,称赞此次峰会具有 "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并赞扬习近平在引领大国关系方面的远见和智慧
。
但重启能持续多久?由于中美关系背后的系统性分歧仍未解决,人们有理由怀疑。例如,拜登强调两国应负责任地处理竞争关系,防止其陷入冲突,而习近平则关心:"我们是对手还是伙伴?
很少有人会期望中美外交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但在双边关系的关键时刻,如何处理对手与伙伴的问题,向中美两国的老一辈领导人学习,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1969 年中国与苏联发生边界冲突后,毛泽东决定转向他的老对手美国。1970 年,他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在天安门广场的城楼参加国庆庆祝活动,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敏感的扑捉这一信号,中美开始接触,尼克松于 1972 年访华,1979 年两国全面恢复外交关系。
1989 年,北京镇压天安门抗议活动后,国际舆论开始反对中国,邓小平秘密会见了乔治 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强调必须改善中美关系。
江泽民执政时,曾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与两位美国总统周旋,面临两个可能导致中美关系走向反面的关键时刻。1999 年,美国误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死亡,激怒了中国公众。2001 年,一架美国侦察机与一架中国战斗机在空中相撞,引发了两国之间的重大争端。
江泽民巧妙地处理了这两起事件,表现出了战略耐心,使双边关系重回正轨,并争取到美国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为中国随后二十年的经济繁荣铺平了道路。
现在,双边关系再次处于十字路口。习近平虽然已经放弃了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的策略,但他显然知道稳定中美关系事关重大。
在旧金山的魅力攻势中,习近平对拜登说,"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他还向美国商界领袖保证,"'下一个中国'仍然是中国",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深深地交织在一起。 当然,怀疑论者可能会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难再回到过去的美好时代。
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如果北京和华盛顿能够找到确保持久共存之道,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佳稳定力量。
自 2018 年唐纳德-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北京指责华盛顿试图通过其联盟打压中国,因此将重心转向安全而非发展。
虽然中国有充分的理由将安全放在首位,但它在牺牲经济方面走得太远了。加上政策失误和严厉的动态清零管制,中国经济在增长缓慢、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下滑和外资大幅撤离等日益严重的问题中步履蹒跚。
20 世纪 70 年代末,邓小平结束了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政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 改革开放。这一口号意味着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支持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从而确保了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的强劲增长。
然而,在过去五年中,安全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去年,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报告中,只是提过一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给予更大篇幅,强调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但实际上,恢复经济活力和国内外企业的信心是中国领导层面临的更大挑战,尤其是因为习近平在20大领导层换届时,已经清除了所有其他政治派别,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中国几十年来最有权力的领导人的地位。
现在,中美两国正走向一段令人心神不定但又有所期待的舒缓期,中国领导层必须利用这一机会之窗,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这就要求重新努力,真正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完
Wnag Xiangwei, you have moved in a distinctive direction in recent times. Glad to see it.
全球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都需要经济结构的大调整。老的全球化是不可能持续的,对中西都是负担。而经济结构的变化是要通过政治结构变化来实现的。这一点难上加难。 所以,王先生的观点只能是美好愿望。